索 引 号: | YA1204383/2022-09948 | 信息分类: | / / |
发布机构: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南京市分会 | 生成日期: | 2022-01-27 |
生效日期: | 废止日期: | ||
信息名称: | 2021年工作总结 | ||
文 号: | 关 键 词: | ||
内容概览: | |||
在线链接地址: | |||
文件下载: | |||
2021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贸促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全国贸促工作会议、省市党代会等重要会议部署,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总体部署和工作要求,对标找差,创新实干,为南京全面开启“十四五”新征程发挥贸促应有作用。
一、聚焦中心全局,重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任务分工,强化责任担当,狠抓工作落实,全力以赴完成目标任务。积极打造贸促工作新标杆。牵头研究制订《南京市贸促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经市政府专题会议研究通过并以办公厅文件下发执行。发挥贸促工作特色优势,制定6个方面26条任务措施,量化编制三年11大类、29项分解指标,不断放大贸促功能和服务水平,全力推动贸促发展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南京市贸促会工作得到中国贸促会领导和市政府主要领导的批示和肯定,专项工作做法被中国贸促会转发,并在“2022年全国贸促工作会议”上作交流发言。“2021南京市长国际咨询会议成功”举办。围绕“践行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安全韧性城市”主题,邀请国内外专业领域专家,与市长演讲对话,形成针对性强和对策性实的高质量意见建议,对全面提升南京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全方位增强城市韧性,建设拥有现代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高质量韧性城市具有积极现实意义。会展业发展指标提质增效。积极组织落实市委常委会年度工作要点分工任务,推进完成45个会展项目线上线下同步举办;“中国网上展览中心”上线运行,线上入驻展商达到1.2万家,注册用户12万余人;新增会展业市场主体12家。全市专业会展场馆共举办展览项目总面积208.63万平方米,其中3万平方米(含)以上展览面积70.66万平方米,超额完成年度目标。招商项目信息超额完成。积极拓展招商引资信息渠道,采取“国际联络+招商引资”“会展+招商引资”等方式,“嵌入式”收集招商项目信息。截至当前,共上报招商项目信息83条,完成全年指标任务151%。
二、积聚会展经济新动能,助力现代服务业优化升级。以推动会展业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促进会展业与产业经济融合发展。加快构建全域会展新生态,助力城市能级跃升。研究制定《南京市“十四五”会展业发展规划》《南京市会展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政策,优化“一核三区多点”全域会展发展格局。推进“会展+产业+功能区+投资贸易”一体化,打造“会展+产业园”模式,促进会展业集群式发展。加快构建展览服务新体系,提升会展服务品质。协办进博会“第四届中国会展业国际经贸论坛”,参加“中国国际会展业发展大会”等国家级经贸活动平台,开展南京会展政策和营商环境宣传推介。成功引进一批10万平方米规模展会在宁举办。服务保障第九届世界雷达博览会暨首届雷达与未来全球峰会等重点展会活动成功举办。加快构建新消费新场景,助力国际消费城市建设。协办首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配套论坛“首届中国消费类展览会创新发展大会”,开展南京新消费专题推介。创新升级消费类展会,协同市商务局等行业主管部门,组织举办“2021(春季)南京国际消费节”相关主题会展和消费促进活动,全方位、多层次助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三、融入“双循环”格局,贸易促进质效不断提升。充分发挥贸易投资促进主渠道作用,全面提升双向投资促进水平。对外交流不断深化。积极对接中国贸促会海外代表处,走访境外驻宁商务机构,建立起10余家境外商务机构长期合作关系;组织企业参加30余场线上线下国际经贸交流活动;与美洲工业集团(墨西哥)签署合作备忘录。经向中国贸促会申请,成功设立“中国—匈牙利商务理事会南京联络办公室”。协调推进匈牙利、法国等企业项目合作,以及博茨瓦纳商会、韩国科学研究院企业联盟在宁设立代表处相关工作。贸易促进新业态新模式融合发展。主动融入“云贸促”发展格局,广泛开展“云商”“云洽”活动。组织数十家企业参加“‘迪拜世博会江苏周’智能电网产业推介会”,向世界展示南京智能电网全产业链优势;联合我市相关商协会,组织100多家企业参加“慕尼黑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ISPO Munich)”等线上线下国际国内展会30余个,开展贸易洽谈和交流合作。商事法律服务成效显著。市贸促会签证企业新增300余家,进出口签证总数达7万余份。为企业出具新冠肺炎疫情不可抗力事实性证明书15份。受理企业涉外经贸争议案件30余起,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和多元争议解决服务。启动RCEP协定企业利用能力提升计划,按六个级别分类指导,发挥业务优势制定针对性解决方案,采用“大水漫灌”和“精准滴灌”相结合的方式,提高企业在RCEP协定生效后主动利用的能力水平。建言献策功能不断提升。与市政府研究室组成课题组,完成《RCEP对南京外经贸发展的影响与建议》课题研究,提供领导参阅。《南京会展产业链现状及发展建议》调研报告,获市委研究室“2020年优秀调研成果三等奖”。“助力企业用好用足自贸协定”等20余篇文章被中国贸促会《贸促工作参考》《中国贸易报》刊发推广。编发各类经贸信息3000余条,发布经贸风险预警信息240余条。
四、整合系统资源,助推区域发展发挥作用。发挥贸促资源优势和职能作用,找准立足点、切入点、着力点,服务促进区域发展。服务自贸区发展有提升。积极协调、主动承接、全力保障“2021自由贸易园区发展国际论坛”成功举办。与南京江北新区人民法院建立诉调对接工作机制,中国贸促会南京调解中心成为南京江北新区人民法院特邀调解组织。举办10余场RCEP政策解读培训班和自贸区专题线上培训。配合中国贸促会及省贸促会推进中国贸促会(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服务中心的南京片区工作。服务临空示范区发展有突破。配合溧水区政府和相关部门推进南京空港会展会议中心及配套建设。帮助空港会展小镇积极引进和培育品牌展会。指导、协调第三十四届世界电动车大会暨展览会(EVS34)等重点展会成功举办。服务重点区域发展有创新。联合省贸促会赴经开区调研中日韩产业合作示范区建设发展情况。组织高淳、溧水、六合、紫东等地区的20多家企业参加“江苏优品·畅行全球”等10余场线上展会。赴六合区、高淳区实地开展优惠原产地证书培训和外贸宣讲。帮助高淳区开展项目对接。促成“中欧创新研究院·匈牙利中心”落地麒麟科技创新园,签约第一批创新项目。
五、突出政治引领,全面从严治党有力推进。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障。思想政治建设效果明显。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和在庆祝建党100周年纪念大会的重要讲话精神,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讲话指示精神,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记“国之大者”。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重点抓好党员干部四本指定学习书目的学习,通过开展专家授课辅导、参观红色基地、举办知识竞赛等多种方式,推动党员干部树立正确党史观。深入开展“两在两同”建新功行动,先后组织124人次机关干部配合基层社区开展全员核酸检测;组织217人次机关干部支持街道社区开展健康信息查验和宣传引导等工作。党组主体责任履行坚决。修订完善党组议事规则,规范和改进党组工作,提升党组领导贸促工作能力和水平。严格落实廉政教育制度,深化党纪法规宣传教育。扎实开展新提拔任用干部任前廉政审查和廉政谈话。强化“一岗双责”。机关作风建设持续强化。制订《2021年市贸促会机关作风建设工作意见》《市贸促会机关作风评议反馈意见整改清单》,锲而不舍纠治“四风”突出问题,紧盯元旦、春节、端午等重要节点,持续开展正风肃纪。发扬“短实新”文风,精简会议、文件,发文数量压减13%。疫情期间,广泛开展为企业“送课上门”、出具不可抗力事实性证明、加大专项资金扶持力度等服务,多措并举减少企业影响。持续扩大原产地证自主打印比例,建设运行南京市会展发展专项资金申报系统等平台,全面提升政务服务质量。牢牢把握意识形态主动权,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党组先后3次专题研究意识形态、网络意识形态及网络安全工作,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和年度工作要点,开展重点领域风险排查和研判,加强阵地管理,做大做强正面宣传。基层组织建设更加规范。严格落实以“三会一课”和“8+X”为主体的组织生活制度,各支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43次,与江苏省贸促会和企业基层党组织建立“共学共建”双向交流互动常态化机制,开展“党史共学”活动17次,推进“实事共办”、“发展共谋”并形成调研报告成果。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加强。激励担当作为,营造良好生态。全年组织机关干部参加专题学习班110余人次。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干部队伍得到加强,干部结构进一步优化。
下一步,市贸促会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牢牢把握“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总基调,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加快建设新时代贸促发展新体系,搭建更多贸易投资促进新平台,培育更强贸促服务新队伍,提升更大服务企业新本领,为全面建设人民满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典范城市积极贡献贸促力量,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